课程编号: | 03101415 | 课程性质: | 必修 |
课程名称: | 无机化学实验 | 学时/ 学分: | 48/1.5 |
英文名称: |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 考核方式: | 实验或笔试 |
选用教材: | 《实验化学(I)》(第三版)徐志珍等,化学工业出版社;《实验化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刘洪来,化学工业出版社 | 大纲执笔人: | 孙慧萍 |
先修课程: | 无 | 大纲审核人: | 王燕 |
适用专业: | 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油气储运、资源环境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复合材料与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制药工程、药物制剂、药学、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中德)等 |
一、教学基本目标
《无机化学实验》是四大化学实验系列课程中的第一门课,是“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中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本课程以实验原理与方法为主线,在原有的实验课的基础上,整体优化和组合实验内容,提高基础实验的质量,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力求通过《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了解实验条件的选择,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手脑并用的实验能力,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用普遍的化学原理与基础的化学实验方法,整体上给学生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化学实验知识以及多方位的综合能力培养,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课程涉及知识技能
1. 学习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分离鉴定的原理和方法、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设计依据、无机化合物的分离原理及技术等,掌握运用无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相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学会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应用性实验技能、设计性综合实验技能。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单元技能训练到组合技能训练,最后跨入综合性设计实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 学习正确的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方法,规范实验操作,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后续学习和工作夯实基础。
三、相关能力培养
1. 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观察及解释现象的能力、处理数据及实验结果的能力和书写报告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将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有机结合,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科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环保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
4.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用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基本内容
1. 离子分离鉴定实验原理
2. 无机合成实验原理
3. 煤气灯使用及玻璃仪器洗涤
4. 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5. 金属化合物性质:主族重要金属化合物性质;常见过渡金属化合物性质
6. 阳离子分离与鉴定
7. 物性常数测定: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pH法);测定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光光度法)
8. 无机化合物制备:CuO制备CuSO4×5H2O;由石灰石制备过氧化钙
五、建议教学进度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时数 |
1 | 煤气灯使用及玻璃仪器洗涤 | 2 |
2 | CuO制备CuSO4×5H2O | 9 |
3 | 由石灰石制备过氧化钙 | 5 |
4 | 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 | 4 |
5 | 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 4 |
6 | 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性质 | 4 |
7 | 金属化合物性质(一) | 4 |
8 | 金属化合物性质(二) | 4 |
9 | 阳离子分离与鉴定 | 4 |
10 | 实验考查 | 4 |
11 | 无机合成实验原理 | 2 |
12 | 离子分离鉴定实验原理 | 2 |
六、教学方法
(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三环节:课前预习、课堂实验、课后报告
1. 课前预习,写好预习报告。
2. 课堂实验过程先由教师讲授(原理、方法、操作技能、注意事项等),再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实验中教师指导和巡视,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结束时检查原始数据并签字。
3. 课后学生按照格式要求书写实验报告,由教师进行批改。
七、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和笔试结合
八、成绩评定方法
以百分制计分,总成绩由每一实验成绩(70%)、平时成绩(10%)和实验考查成绩(20%)综合而定。
每一实验由实验预习(10%)、实验态度(10%)、操作技能(30%)、实验报告(20%)、实验结果(30%)五个环节综合评分。
九、教学参考书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I)(第三版). 王燕,张敏,徐志珍等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无机化学实验(第四版). 华东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